中藥專區

在煎煮中藥時,應選用適當器具和方法,否則,將會影響藥效。以下介紹中藥煎煮的常識:

  1. 煎藥器具
    應選擇陶瓷器具(如,砂煲、搪瓷煲、瓷煲、瓦煲等),這是由於陶瓷的化學性質穩定,傳熱均勻,保溫性強,所以煎出的湯藥質量較好。至於金屬器具(如,鐵煲、鈦煲等),則不宜使用。

  2. 洗淨藥煲
    煎煮中藥後必須洗淨藥煲,以免剩下的藥渣和下一次煎的藥相互干擾,令藥性改變

  3. 煎藥的步驟
    首先把中藥材浸於清水中約30分鐘;再進一步加水,直至水面浸過藥面約2-3厘米;然後,開始加熱,加熱過程一般先用大火,待水沸後,再改用小火,慢煎30-45分鐘;在煎藥過程中,將藥攪拌2-3次;煎好後,隔藥渣,將藥液濾出。成人藥量約為250毫升(相當於八成滿的普通飯碗);兒童藥量約為150毫升(相當於半普通飯碗)。

  4. 有些中藥材所需的煎藥時間較特別,所以應遵照中醫的指示煎藥,例如,煎補益藥,沸後應再煎40-60分鐘。

  5. 有些特殊中藥,應按中醫指示的方法煎藥,例如,註明是"先煎"的中藥,是將指定"先煎"的中藥材先煎,煮沸後約15分鐘,再與其它中藥材同煎;若註明是"後下"的中藥,是指先煎其它中藥材,在這些中藥材即將煎好時,即在指定時間前約五分鐘,再加入指定 "後下"的中藥材同煎。

  6. 一劑中藥可煎一至兩次,翻煎前不必浸泡,翻煎時加水量可適當減少。

  7. 中藥煎得過濃會使有效成分蒸發,而降低藥效,不宜服用。

  8. 煎干或煎焦的中藥,不可再翻煎,因為其效力已失或藥效已改變。

(資料來源::衞生署中醫藥事務部)